古城台南的迷人菁華
樸質熱情的台南人待人處事總是謙和,當聊起在地歷史文化、小吃美食時,卻往往不由自主地展露出自豪的神情,這是一股對家城的自信與珍視,誠摯又純粹。這一次,La Vie將以此些台南的限定美好為出發點,展開一場探尋與展望的旅行。
豐富食文化 懂得挑嘴的日常小確幸
來到台南,沒有人會錯過美味的在地小吃,擔仔麵、碗粿、春捲、鱔魚意麵、蚵仔煎等等,每一個台南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小吃排行榜和指定店家清單,這是「富過三代,才懂吃穿」的挑嘴。台南小吃特色在於「吃巧」,量不用多,但用料一定實在、手藝一定得精,才能在府城擁有一席之地。
許多知名老店每日販售時間固定,一天中只賣短短幾小時,隊排再長也不增量,不求量多只求質佳。此外,台南小吃常有「一店只賣一味」的堅持,老闆的說法是做多樣容易不專精,還不如專心做好一味,心情比較踏實。
值得一提的是,台南家庭出外覓食往往採「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模式,在這家單點碗粿、接著換下一家只吃香菇飯湯、切盤水果是一家、而米糕粥則又是另外一站,若有機會隨著台南家庭吃小吃,更能夠體會箇中趣味!
深入生活的傳統禮俗及宗教慶典
穿梭在台南巷弄間,一定能遇見幾座大寺小廟,對於台南人來說,傳統禮俗及宗教信仰是鑲嵌在生活裡的活文化。但對於越漸趨同的商業城市住民而言,這些既自然存在生活中,卻又極具儀式性的傳統禮俗,特別有一番韻味。
舉例來說,在台南人成長過程中,「做十六歲」絕對是必經的體驗,農曆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時,極負盛名的開隆宮每年都會吸引眾多剛屆滿十六歲的少男少女們跪爬過七娘媽的轎底,完成這場象徵「轉大人」的成年禮。
此外,每年農曆春節一家大小前往天壇祈福,也幾乎成為許多府城家庭的年節必做活動之一。被譽為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天公廟──台南天壇,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之時,總是充滿返鄉遊子特地來此祭祀感恩。
從光緒11年(西元1885年)傳承至今的鹽水蜂炮,更是台南最具代表性的祭典傳統。
融匯中日荷文化,民智廣開仕紳文人薈萃
台南,身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古城,自1624年到1945年以來,短短的300多年間經歷了荷蘭、明鄭、清朝、日本等不同治理者,而每一次的政權更迭都為台南帶入了不同的文化養分。
17世紀,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普羅民遮城(赤崁樓)時,台南是個穿梭著來自 歐洲、印度、東南亞、甚至南美洲水手、船醫、商人的貿易城市。明鄭時期,陳永華在台南設立了全台首座孔廟和官學(全台首學),奠定了台南儒學文化的基礎。 在接下來社會安定繁榮的清朝時代,書院教育十分普及,據統計這期間全台灣出過33位進士,光是台南就包辦了11位,可見文教風氣的蓬勃!
進入日治時期,普及台南民間的詩社活動相當興盛,祀典武廟的西社及法華寺的南社,都是當年 文人雅士吟詩歌詠的舊址。此外,這段時期也開啟了台南仕紳家族將子女送往日本或歐洲的留學風氣。多元的文化匯流,加上備受歷史眷顧的首府地位,台南因此累 積出豐厚的歷史脈絡,時至今日,茶會、河洛話詩社、振聲社南管傳唱等民間藝文活動,都在在呈現出府城豐沛的文化力量。
轉載:LaVie雜誌 2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