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47
  • slider image 144
:::
生活與空間

紙上散步.青田街

discuss pic 2014-10-23 11:22:46


這裡是台北市最値得走訪的街區之一。信步漫遊青田街,老樹遮蔭,一掃暑熱;望著枝葉縫隙撒下的陽光,落在百 年歷史的日式木建築,感受濃濃日式風情;穿梭巷弄,走進一間間修復的老屋變身而成的餐廳、畫廊、茶室、書舖……。這裡彷彿有說不盡的故事,老屋的記憶與生 命仍在延續,未曾停止。


台北市大安區的青田街,是台灣近十年最值得走訪的街區之一。從2003年以來,當地居民積極推展保護老樹行動,並以「老樹生在老屋中,護樹必須先護屋」的概念,合力拼湊出青田街從日據時期以來的歷史發展線索,並提報三十幾棟日式宿舍的古蹟暨歷史建物審查案。


如今,從和平東路轉入青田街,一路從12巷慢慢散步至6巷,短短幾個街區就有4間古蹟,更有藏身在一般公寓間的7間歷史建物與31間日式房舍。


在 此住了35年的青田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林學淵,將青田街區建築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日據時期,當時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與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 師範大學),聘請許多日本教授前來任教。教授們選在地勢較高的青田街集資購地建屋,營造出一片日式聚落群;第二階段則是50至60年代間,部份日式建築被 改成四、五層樓高的公寓;最後一階段則是近15年的「小豪宅風」,簇新豪華的大廈一棟一棟悄悄出現。


因此,當地居民組成的青田社區發展協會,不斷與時間賽跑,搶在日式建築與老樹消失前,傳遞老屋與老樹的故事,延續街區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


青田街上的木造日式建築雖如今看來相對簡樸,但當時每棟房屋都是教授耗盡心力才蓋出的理想家園,建材與設計都十分講究。雖因年代久遠,屋瓦傾頹、牆壁脆弱,但近年台大藉由委外經營,將青田街的文化保存運動推入另一層次。


老建築的宿命不再是大門深鎖、自然傾頹,民間企業接手修復後,進駐各式產業,有餐廳、畫廊、茶坊、家具行……。更多元的思想在老建築裡激盪、交流與傳承。


-----------------------------------------------------



敦煌畫廊與青田茶館

藝文+品茗——看花樹也看字畫


這裡原是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庄司萬太郎於1940年所建的住所,外部採用檜木、內部使用杉木建成。後由台灣大學哲學糸主任洪耀勳入住,因其媳婦陳明玉教授也任職於台大,洪家兩代人長年居住,讓這棟建築幸運逃過被改建的命運。


但因房屋內部杉木白蟻蛀蝕嚴重,屋頂又塌陷,二十年前洪家人在旁修建磚瓦房居住。敦煌畫廊接手後,耗時兩 年維修,為了避免復原成「新屋」,採以舊復舊方式,蒐購舊式木窗與其他老屋拆下的屋瓦片,並買來宗祠拆下的大片樟木門,搭上鐵架使其自然產生鏽蝕,鑲嵌入 琉璃後作為新大門,既古樸又有雅味。


走入大門,有株原生種雪桐,一旁是百年芒果樹,還有新種下的茶花、桂花、櫻花,屋側小徑則有整排桂花相伴,後院有日據時代至今的亞歷山大椰子與可可椰子,矮圍牆已與榕樹共生,見證大自然的奇蹟。



經營30年的敦煌畫廊為了讓藝術展場也能融合島嶼文化,選擇在此展覽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創作,並在畫廊旁開設青田茶館,讓遊客自然走入,喝一杯茶,看花樹也看字畫,自然而然就能親近藝術。


敦煌畫廊與青田茶館

﹢青田街8巷12號

﹢02-2396-3100

﹢13:00-18:00(週一公休)


------------------------------------------------------



青田七六

導覽+餐飲——體驗靜巷中的日式生活


青田街必訪的一站。1931年由日本教授足利仁所建造。二次大戰結束後,台大接管房舍,由地質系教授馬廷英入住。


不同於傳統日式建築,這棟建築採和洋混合型態,全室是質感溫潤的木地板,入口處有接待客人的大起居室,沿著長廊會先經過幾間小書房,盡頭才是隱密的居家臥室,鋪設日式榻榻米,這些設計都說明了昭和年代的日本家庭生活變革。


最 特別的是,長廊旁以落地玻璃窗相接了一間「陽光室」,這是研究農業的足利仁仿造學校溫室花房所做的設計。「陽光室」外還築起一個大水池,除了作為兒子的泳 池,也有防火、降溫、充當冰箱等功能。前院種有芒果樹、蒲葵與橄欖樹,屋後則有楓香樹與當時日本教授最喜愛的南洋椰子樹。



由於日式房屋較矮 小,當日本人搬離,新住戶常重新改裝、砍修樹木,但有留日背景的馬廷英選擇盡量保持原貌。馬家搬走後,黃金種子文化公司接手修復,盡量保留當年馬廷英居住 痕跡,例如暫時充當玻璃的紙板、被改成上下鋪的衣帽間,全都予以保留,並經營青田七六餐廳,上午提供古蹟導覽,中午至晚間則販售餐飲,作為古蹟維護費用。


青田七六

﹢青田街7巷6號

﹢02-2391-6676

﹢11:30-21:00(每月初週一休館)

﹢導覽:週一至週五9:00-11:00,兩週前電話預約02-8978-7499

﹢提醒:為保護古蹟地板,室內必須脫鞋且穿襪子


------------------------------------------------------



遊山茶訪台北茶會所

茶道+茶香——享受預約制的私密與舒適


山外有茶,茶山不在千里之遙,茶山就在心裡。推開遊山茶訪大門,踏著的碎石庭徑上的石板向屋子走,飄散在空氣中的是陣陣茶香。


這裡曾是台大教授洪炎秋故居,2012年,由來自南投的茶農世家嘉振茶葉公司租下,經營成小型茶葉博物館兼形象館,介紹台灣茶文化的發展軌跡。


店 家以預約制的方式,一次最多接待兩組客人,細心提供舒適、隱密的居家品茗氛圍。入門後,腳下是已有年歲的舒適木地板,抬頭望是保存完整的木結構屋頂,左手 邊是品茶、烘茶的空間,右手邊先是showroom,展示各式茶品,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還有蜜香、花香、熟果香與陳香等口感差異,便於客人挑選、試茶。再 往內則是可預約的品茗室,讓三五好友聚會喝茶,落地窗外是四季不同花開的風景,也可以將桌椅搬出,享受戶外飲茶樂趣。


日本建築強調一步一景,茶則是一期一會,過去試茶、喝茶被視為中高年齡族群的偏好,但老屋新生,帶來了漫步在街頭的年輕人,他們也來此欣賞台灣陶藝家創作的茶具。坐在窗邊矮櫃上,以實惠的價格品嘗精緻茶點,享受自在又沉靜的喝茶之樂。


遊山茶訪台北茶會所

﹢和平東路1段183巷7弄2號

﹢02-2395-2919

﹢9:00-18:00,採預約制


----------------------------------------------------


台北市的「綠寶石」能否永續?


被譽為台北市「綠寶石」的青田街,今年起面臨新的挑戰。過去,青田街藉著2007年公告的青田街歷史聚落風貌保存計劃的容積限制與開挖限制,讓此區建築在翻新時盡量不破壞整體街廓風貌。但這些法規今年修正後放寬規定,青田街未來或許會有新面貌。


青田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林學淵期待喜愛青田街的民眾,能對歷史建築的公共性有更多元的定義與想像,無論是新蓋建築,或舊建築翻新,都能尊重街區歷史紋理,同時兼顧樹木生存權與住戶集體記憶,讓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永遠有訴說不盡的街道故事。


轉載:天下雜誌2014/7

:::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