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小的,也可以蓋得很美嗎?
位於台中市東區、去年十二月取得使用執照的「步美的家」,除了是《危老條例》上路後,中台灣第一件完工的危老案;更受矚目的是,建築師以純白的外觀,結合中世紀小廣場的拱門設計,顛覆傳統透天的制式造形,今年初還入圍「台灣住宅建築獎」 獲肯定,被台中建築師稱為「最美危老」。
建築師劉承鑫還記得,屋主三年前委託他時,開口第一句就很夢幻:「要像一件藝術品。」但他實際勘查基地後才發現,土地是隱身在狹窄巷弄內,且形狀是三角畸零地,五十坪的土地面積,扣除道路用地後,僅剩三十五坪,挑戰並不小。
「剛開始,只是想重建為一棟通風流暢、採光自然,有自己風格的住家。」以前住電梯大樓,但通風、採光都不理想,「家裡的植物常常種一種就發霉了。」
九年前,他們買下這棟老屋,想著要重建一棟不一樣的房子,但探詢不少建築師,得到的回覆都是「不可能」,最主要是基地面積小,以他們有限的重建預算,建築師幾乎毫無利潤。
清水模美宅 從申請到完工才一年半
直到二○一七年夏天,張小姐透過朋友輾轉認識了當時不到三十歲的建築師劉承鑫,將自己的夢想清單告訴他:三層高、通風好、採光佳、有利於植物生長,另外,還要有一間能讓人盡情伸展運動的瑜伽室。
夢想清單列了一堆,年輕的劉承鑫倒也大膽接單;而那一年,《危老條例》正好施行,這也成為夫妻倆圓夢的另一著力點。
因為在《危老條例》上路前,一般自建案僅能向銀行貸到興建費用五○%至七○%的融資,且該案地形為三角形,面積又小,恐會更限縮銀行融資意願;但新政實施,「把危老重建計畫書送給銀行審查後,四二○萬元的營造費用,拿到了百分之百全額貸款,且利率僅二.三%。」張小姐說。
一八年四月,送件申請危老重建後,當年六月就核准,並在八月開始施工,去年第四季完工,前後僅僅耗時一年半。
走到新宅,有別於鄰房緊貼道路興建,步美的家前院退縮四米深度,讓十米高的三層家屋享有等值尺度的開放空間,搞定採光問題。
完工後的屋內,極簡空間搭配清水混凝土的灰色牆面,小歸小,但各層局部挑空的設計也減少壓迫感,並且完美達到通風要求;至於女主人要求的瑜伽室、祭祀空間等,則在三樓精美打造。
負責營造施工的百唐營造老闆林永春說,這是他蓋過面積最小、複雜度最高的房子,他打趣說,一樓室內只有十一坪,竟然是三層之中最大的面積。
此外,全棟室內都是清水模,混凝土澆灌完成拆模後,要形成非常平滑的牆面,對他來說,也是施工困難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這是一個透過危老實現好宅夢想的案例,也證明就算危老基地小,只要用心,仍能變化出好看又好用的房子。
今周刊20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