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資料顯示,六都店面交易都有「縮小化」傾向,成交以小型店為主,交易金額均明顯下降。
業者分析,主要是國內景氣復甦緩慢,消費信心低迷,店面太大,總租金太高,不容易找到承租店家;此外,網購興起,店面功能、型態改變,自用者不再需要過大坪數店面,也是主因。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實價資料,近三季來,六都店面平均總價均減少,北市去年第3季店面平均交易總價約4300萬元,今年第1季降至3300萬,減少約1000萬元。
台中市去年第3季平均一間店面交易金額約2500萬元,今年首季降至2000萬;台南從1350萬元,降至不到800萬,降幅逾4成最多。新北、桃園、高雄平均店面交易總價也都減少一、二百萬元。
業者分析,實價顯示,店面成交單價並沒有明顯下跌,顯示總價減少,主要是成交的店面坪數減少,雙北市在30坪上下,桃園以南則約在50坪左右,不再像以往以中大坪數居多。
出現這樣的變化,主要是受景氣低迷、陸客減少影響,多數業種業績下滑,總租金太高,業者難以承受,容易空置,投資人因此多偏好中小型店面。
永慶房產表示,過去店面大多前面銷售物品,後面擺放存貨,多需庫存空間,但現在物流方便、網購興起,很多店面主要用來展示、體驗、試穿,不再需要太大空間。
業者表示,大型店面仍有需求,但以一級商圈第一線店面為主,預料次級商圈,中小店面未來仍有較大需求。
聯合晚報20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