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動產第一次登記11.1萬件,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年增8.4%,新屋供給持續攀高。若新推出建案銷售率無法在預售階段適度去化、打炒房政策持續發酵影響買盤購屋意願,供需失衡壓力將浮現。
不動產第一次登記代表新成屋落成交屋量,也代表房市的實質供給量。觀察主要都會區不動產第一次登記,新北市年增18.2%、桃園縣年增23.4%、台中市年增20.4%、台南市年增17.8%,為新成屋落成量成長最明顯的都會區。
台北市則受限近年可建土地稀有,預售推案量萎縮,去年第一次登記年減26.5%,僅7,012戶。
去年新屋落成戶數成長最多的區域,多為新北市及桃園地區的新興重劃區。由於台北市核心房價高漲,民眾購屋外擴至房價相對較低的外圍城鎮,加上重大公共建設持續推動,近年吸引建商搶建。
以新北市為例,近三年來淡水、新店及新莊已各有逾7,000戶房屋落成,林口、三重、板橋、中和也都有逾4,000戶房屋辦理第一次登記,去年成長最明顯的則是五股,因洲子洋重劃區持續開發,去年共有830戶交屋,較往年約百餘戶數倍成長。
2010、2011年全台不動產辦理第一次登記均在10萬戶以下,近四年來逐年增加。房仲業者表示,主要反映金融海嘯後房市景氣翻揚,建案持續於近年完工。
但台北市與台北市以外地區新成屋落成量的消長,也反映全台各地房屋供需結構失衡;台北市除內湖區外,多數區域新屋落成量均在千戶以下,標準三至四房、30至40坪產品已全數移轉至新北市。
房地產業者認為,新屋落成規模逐年提高,需觀察預售時期及興建階段的銷售率。
目前房價高漲致買盤降溫,加上政府持續加重打炒房、查稅力道,預售市場去化速度減緩,隨未來部分區域建案供給仍大,成屋後產生實質供給,對房價續漲將產生更大壓力。
經濟日報2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