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接連祭出打炒房舉措,購屋族如何看待呢?據房仲業者調查顯示,民眾認為打炒房最有效是加重課徵囤房稅,佔比67.1%、其次是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佔比44.7%、接著是限購令及查處紅單。不過最受民眾肯定的囤房稅,日前財政部因擔憂恐導致房租轉嫁,決定短期不推動。
中信房屋針對政府打擊炒房的各項作為進行網路調查,共1024位民眾參與複選題投票,其中「加重課徵囤房稅」獲得票數最多、佔67.1%,其次為「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44.7%),「發佈限購令」40.9%與「查處紅單」37.2%的得票率。顯示民眾對於政府打炒房政策仍覺不足,對於囤房稅最為期待。
不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各政黨先前的囤房稅修正方案多聚焦自住、非自住用途的差別稅率,以及持有房產數量上的累進稅率,「但無論稅法如何修,如果多出的稅賦仍相對低於多屋者的持有獲利,那也達不到遏止作用,頂多只能逼出資金槓桿運用較大、口袋較淺的多屋者,真正口袋深不見底的大戶,依舊無感、聞風不動」。
財政部因憂租金轉嫁,暫緩囤房稅,對此,景文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為與不符合現況,「房子供給短缺,才會出現房東坐大、敢將租金轉嫁的現象;台灣目前房子是供過於求,這個擔憂比較像是個藉口」,章定煊指出,許多持有多戶的自然人,實質上是在透過房屋營利,這類自然人售屋,除了課徵房地合一稅之外,應該也加以課類似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內容,增加多屋者的成本支出,無利可圖下,房屋自然會釋出。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則認為,應朝法人著手,「據內政部先前公布資料,自然人擁多房者只佔1.46%、法人擁有多房者佔11.96%,且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的短期交易比例高達54.51%,短期買賣頻繁,顯示法人囤房較為明顯」。
郎美囡表示,房地合一新制將有助抑制法人短線操作、穩定市場行情,但針對自然人持有的閒置房屋,還得多加溝通,輔導並克服民眾對租賃服務、程序上、稅務上的疑惑,增進其釋出空屋、加入包租代管的意願。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今年1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與M2年增率為17.81%與8.84%,分別是2010年5月、1999年9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猶見市場資金浮額仍多,對多屋者有利。張漢超認為,想要遏止資金流入房地產,活化屋主閒置不利用的房產,避免「買不起也買不到」的問題,政府應以政策疏導資金,藉多元的投資標的來疏導資金,化解因投資管道不足而大量湧入不動產的現況。
蘋果地產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