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政院消保處統計,2024年11月的全國預售屋契約查核,60案中有15建案不合格,占比25%,代表每4件就有1件暗藏陷阱,且多為建商在已經向主管機關完成備查的契約中「添加」之條文、或補充協議之條款違反預售屋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規定。對此台北市地政局率全國之先,運用AI技術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能以拍照或語音方式檢測契約疑義是否違反規定。
地政局表示,購買預售屋動輒上千萬,卻看不到實品,買賣雙方權利義務全需倚賴預售屋契約約定,但契約條文、相關附件多又複雜,消費者常因不了解法令,無法判讀文字陷阱,在交屋時才發生消費爭議。
為降低消費者交易風險,地政局2021年起首創全國使用「分辨式AI協檢系統」,並於2023年推出契約預檢機制,提前在預售建案依法備查銷售前,透過智能系統輔助,預為檢查業者將使用的契約是否暗藏違規條文,並於輔導改正後,將無陷阱的備查契約對外公開,避免消費者簽約踩雷。
而為防制新型態的預售交易風險,台北地政局率先全國接軌生成式AI科技,統合預售屋契約法令、違規態樣等資訊,創新推出「預售屋契約智能問答-Hi Landy」,讓市民朋友在簽約時,面對契約新增文件疑義,都能即時透過系統初判條文違規陷阱,避雷保權益。
地政局說,「Hi Landy」統合最新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常見錯誤態樣等完整法令資訊,讓使用者不限時地輕鬆輸入問題即可獲得初步解答,且具備圖片、語音辨識二大功能,消費者對契約文件如有疑慮,可拍照問、語音查,即刻檢測條文疑義,掌握契約陷阱。
中時即時 202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