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太龜速 防災藏危機
台灣住宅平均屋齡近30年,其中雙北市屋齡逾30年的老宅或準老宅多達116萬餘戶,老屋雖然尚未達到使用壽限,但若缺乏維護、保養,或是當年興建時的抗震能力沒有達到最新標準,老屋的安全性值得各界重視。
近年來各界呼籲要重視推動「防災型都更」,但近五年來大台北地區完成的自辦都更案寥寥無幾。
都更牽涉到原住戶整合難度、法令規範、建商利益,加上近年來社運團體對推動都更的關切,加劇了推動都更的難度,聯晚之眼整合各方數據與說法,呈現台灣推動都更面臨的瓶頸與障礙。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任內提出「防災型都更」,不過當時行政院對「防災」兩字有意見,計畫遭腰斬,李鴻源今日上午受訪,再度重申防災型都更的急迫性。李鴻源指出,雙北市以及台南市土壤液化嚴重,碰到6級以上中級地震,將造成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災害,「都更並不只談老屋更新,或是要蓋出多漂亮的房子,現在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
至於房屋壽命50年到了,要補強,還是拆掉重蓋比較安全?李鴻源說,最先要定出優先順序,每棟建物狀況都不一樣,有的是本身結構不穩,有的則是位處土壤液化區,一定要先將房屋分級並分類製定優先順序計畫表,此外,也要相關部會首長肩膀夠硬,否則阻力很大,都更將難以執行。
李鴻源指出,台灣土壤液化最嚴重的地方為台北市、新北市以及台南市,這三個縣市的老房子比率又很高。國家地震中心3年前曾向內政部警告,表示因土壤液化問題,一旦發生6級地震,因土讓液化就會擴大成7.3級,在雙北就可能會倒掉4千多戶房子,若地震來到6.9級則可能倒掉高到3萬多戶,「雙北市是運氣好,台北已經300年沒發生嚴重地震」。
李鴻源說,把老屋更新、都市變漂亮是一回事,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中級地震把台北毀掉。當初會推防災型都更最大原因就是要跟時間賽跑,在有效時間內趕快把不耐震建築物汰換掉。今天要執行一般的都更,時間會拉的很長外,規模也不會太大,此外,現在要把100多萬戶老屋汰換掉,最大的困難就是「錢」。
他表示,當初設計防災型都更,首要就是找出風險最大的土壤液化區,他表示,曾找上「最大地主」國防部談,最初看上101旁佔地9公頃的國軍軍保廠土地,並希望將那塊地當成「總地」,在上面蓋20棟戶40層的豪宅,蓋完後將附近吳興街老公寓的居民遷進去,「原來房屋值1500萬的,搬進來價值1800萬的新屋,剩下300萬財務,政府無息貸款給你」,之後再拆掉舊有的吳興街老舊公寓,蓋更耐震低密度建築物,再把其餘的人換進來,台北只要由政府主導規劃5個這樣的區域,20年就可以完成都更。
此外,新建物當中十分之一用作社會住宅,「也不需要特別再去蓋新的,社會住宅就在裡面」,另外,若以101旁豪宅一坪200萬計算,這裡一坪只要80萬,「房價政府說了算,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聯合晚報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