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都更大利多 代拆大解禁
都市更新政策傳出大利多。台北市政府昨(22)日召開「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對策研商會議」,將在4月7日正式宣布實施7項改革對策、15項行動方案,期大力推動都更。
其中,最大的「震撼彈」是市府為強化都更效能,針對以往若不同意戶佔總戶數10%以下、或5戶以下,才可向台北市府申請「代拆」的門檻,將予以大解禁,未來將取消最少戶數的「代拆」門檻,最快4月上路。
近幾年都市更新成效幾乎原地踏步,只剩舊案持續艱困的牛步前進,對此,台北市府近期組成都更機制檢討專案小組,連月來邀集不動產業界密集開會研商對策,並於昨(22)日邀集不動產開發、建築師、估價師、銀行、都市計劃師等公會,舉行「公私協力改革都更效能對策研商會議」。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昨公布7項改革對策,以及15項立即可行的行動方案,實施後可望加速都更審議程序3~12個月。
林欽榮表示,這7項改革對策包括:「都市更新計劃確立,公劃更新地區檢討」、「都更審議效能提升」、「權變估價合理化與透明化」、「提供都更中繼住宅安置」、「強化政府職能執行代拆」、「政府給予金融與專業協助」、「都更財稅改革並鼓勵投資」。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突破點,是釘子戶或拒遷戶的市府「代拆」機制。雖然「都市更新條例」母法第36條,明文規定政府主管機關有代為拆除或遷移的義務,但多年來,政府的公權力幾乎從不介入。
林欽榮表示,依照都更條例36條,政府「代拆」並沒有戶數限制;不過,在「台北市政府受理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者依都市更新條例第36條規定請求代為拆除或遷移土地改良物補充規定」中,卻有排除條款,即更新單元範圍內代拆戶占總戶數10%以下、且戶數5戶以下的門檻,是台北市府自我限縮,可謂「文林苑的恐慌症」,這點需要檢討,市府希望在1個月內,放寬申請「代拆」的戶數限制。
而除了不限戶的突破,北市府也將進一步對都更作出「限時」規範。林欽榮指出,申請「代拆」案經過2次私調、2次公調,前後共4次的公、私部門協商機制後,限於3個月作出明確決議。
與會業者指出,如果公權力拆除釘子戶是玩真的,可望讓陷入困境的都市更新走出泥沼;只要政府帶頭重建各界對都更的信心,建築業一定會動起來,追隨市府腳步積極投入刻不容緩的都更計畫。
(工商時報2017/3/23)